退化行失智症
大部分的失智症患者皆屬於此類型,主要常見的三種為:
-
阿茲海默症 (Alzheimer‘ s Disease)
-
額顳葉型失智症 (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)
-
路易氏體失智症(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)
其中阿茲海默症佔了失智症的60%以上,有著相當高的比例。
阿茲海默症的特性,是以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,以記憶功能為主;大腦會緩慢而逐步退化,屬進行性退化並具不可逆性。患者過世後腦解剖可發現異常老年斑及神經纖維糾結,斑塊與糾結會阻礙神經彼此溝通和傳遞訊息的功能。
斑塊
堆積於神經細胞的外部,主要由乙型澱粉樣蛋白(beta amyloid) 組成,堆積原因主要是因為老化時,蛋白過剩是其生產過剩,為阿茲海默症初期生物指標。
神經糾結
於神經內部發現,但不知如何形成,細胞型態嚴重變形,堆疊成團,甚至像打了許多結的繩索,是正常老化的現象,而腦中的糾結逐漸堆積也是無可避免的。
阿茲海默症
1906年由德國Alzheimer醫師發現,因此以此命名,是最常見的失智症,初期以侵犯海馬迴為主,使得記憶力衰退,方向知覺喪失,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現象。
路易氏體失智症除了有認知功能障礙外,在病程早期就可能出現身體僵硬、手抖、走路不穩,以及重複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。記憶力在早期不一定會受損,發病年齡在50~80歲之間。
比起阿茲海默症,路易氏體失智症更需要接受機構化的照顧。
-
認知功能減退:認知功能時好時壞,並伴隨明顯的注意力變化。
-
反覆地出現栩栩如生的視幻覺:可以確切且詳細地描述視幻覺的內容。
-
巴金森氏症的動作特徵:例如動作緩慢、肢體僵直、顫抖、步履不穩等。
路易氏體失智症
路易氏體失智症是退化性失智症中僅次於阿茲海默症,第二常見的失智症。
除認知功能障礙外,會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、對抗精神藥物十敏感,還會有鮮明的幻覺、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。